耐火砖的砖与用泥之比在3%左右。砌筑耐火砖有很大的学问。业内对泥浆在砖缝中的作用缺少深入探讨 ,仅看作是筑炉施工中的铺填材料 。事实上 ,在窑炉使用过程中 ,砖缝中的泥浆和砖承受同样操作条件的考验 ,因此 ,应具有与耐火砖相同的理化性能 。郑州中冶耐材建议为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,泥浆还应有较好的施工性能和常温强度 。因此 ,从某种意义上讲 ,对耐火泥性能的要求比对耐火制品的更全面 、更严格 。从大量早期窑炉的拆修调查结果来看 ,绝大部分砌体砖缝中的泥浆已烧结并具有一定强度 ,但泥浆与砖并不粘结 ,砌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不高 。此外 ,砖缝中的泥浆疏松 ,透气度大 ,易串火 ,抗侵蚀和渗透的能力远低于耐火制品 ,砖缝成了耐火砌体的薄弱环节 。通过综合调查了解 ,早期耐火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:
1、施工性能不佳 。这是早期耐火泥最突出的问题 。由于生产的耐火泥不讲究粒度级配 ,搅拌好后搁置不久便分层 ,上部为结合粘土较多的稀泥浆 ,下部为颗粒较多的干浆 。使用时通常只用上部易砌筑的稀泥浆 ,下部的干浆往往被抛弃 。这一方面不能保证砌筑质量和砖缝的耐火性能 ,另一方面造成耐火原料浪费 。尽管如此 ,泥浆涂抹在砖上后 ,砖还未砌正 ,泥浆就可能因失水而失去揉动性 ,导致砖缝不平整、不饱满等施工质量缺陷 ;另一方面 ,也可能出现泥浆从砖缝中流淌的问题 。
2、粘结强度不高。由于泥浆易失水,在砌好后的砌体中,泥浆仅松散地存在于砖缝内 ,不能将砌体粘结成为一个坚固 、致密的整体。若加上烧结不好,泥浆难以很好地将砖结合在一起 。
3、对化学组成要求过低 。对耐火泥化学组成的要求往往低于对耐火砖的 ,这对使用温度较低的一般工业炉或工业炉的一般部位而言是可以的 ,但对一些重要工业炉或某些重要部位就不合适了 。
4、结合粘土加入量过大。为提高施工性能 ,结合粘土加入量过大 ,甚至超过 35%。这一方面造成耐火泥干燥收缩和用后收缩大 ,产生砖缝开裂,另一方面也影响砖缝的耐火性能 。
5、品种单调 ,牌号少 。不同类别的砌体 ,根据不同需要 ,应选用不同类型的耐火泥 。但是 ,当时可选品种少 ,特别是一些特种泥浆 ,如气密性泥浆 、高粘结强度泥浆、隔热泥浆、抗渗透泥浆、涂抹微粉泥浆、缓冲泥浆等欠缺 。随着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发展 ,耐火泥在研制、生产、检验、包装及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:粒度趋于细化 ;由于添加了表面活性剂 ,改善了施工性能 ,保证了砖缝泥浆饱满度 ,砌体质量明显改观 ,使用效果更好 ;添加剂的使用 ,提高了泥浆的耐火性能和烧结性能 ,减少或防止了泥浆的常温收缩和高温收缩 。但是 ,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及耐火泥应用范围的扩大 ,现有的耐火泥品种很难满足要求 ,设计 、开发不同类型和品种的新型耐火泥是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。